蒙娜麗莎這個四個字,已是名牌、符號,代表著神秘、無限想像空間、微笑、撲朔迷離、寧靜,在看完維梅爾畫展後,想到中西藝術史上均有與蒙娜麗莎相關的作品,不同作品、不同的年代、不同的創作理念、背景,但都是都呈現了寧靜的氛圍,每次看完作品,總是閉上眼晴沉在那樣的恬靜之中,有天,一定要去看真跡。

W290-6   

蒙娜麗莎的微笑

達文西的<蒙娜麗莎的微笑>是羅浮宮鎮館三寶之一,從不離開羅浮宮,只能買機票飛到巴黎才能見真跡。這張肖像畫的故事、繪畫技法、穩定三角形的構圖早已廣為人知,在整理筆記過程,重覆看著這張畫的背景遠山,達文西用油彩顏料以霧狀透視處理遠山,畫出如中國宋元山水畫的墨染悠遠、神秘效果,他的另一作品<岩窟聖母>的背景也有相同的遠山,達文西是15、16世紀的人,當時大概是中國的明朝,不知他是否也曾見過中國山水畫?是不是有受中國山水畫啟發?

達文西留下的畫作中,最詭異的微笑,我認為是他最後作品<施洗約翰>,現一樣存放於羅浮宮,詭異的微笑與神秘手勢,不知達文西,當時他在想什麼?

P1010029.JPG   

北方的蒙娜麗莎或荷蘭的蒙娜麗莎

維梅爾的<戴珍珠耳環的少女>,現存放在荷蘭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館,畫的是他十三歲左右的女兒瑪莉亞,維梅爾善用光影,使得瑪莉亞的臉部表情柔和,她那嬌嫩的臉、雙唇微張的潤濕感、從下領延伸至頸項間的一彎細線、以及那對水靈的雙眼,完全把人吸引住,整個是透出召喚大家看過來的意思,她那一回眸,讓人無限想像,她在想什麼?她那注視著觀畫人的眼神,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相似,也就是這幅畫日後被稱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或荷蘭的蒙娜麗莎的原因。

Flaming-June   

英國的蒙娜麗莎或南半球的蒙娜麗莎

燃燒的六月(Flaming June)是一幅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。雷頓1895年畫的油畫,一般認為是雷頓的代表作,現藏放在波多黎各的龐塞藝術博物館,我是在畫冊上看到這幅畫的,我的札記裡寫著:一開始是那橘色的長洋裝的衣紋吸引我,我反覆看了好幾遍,那身著橘色洋裝的白晰美麗女子似乎是睡著般躺在白色大理石前,顏色對比如此強烈,但氛圍卻是如此寧靜、和諧,白色大理石壁爐上掛上的海面風景畫,所透出的光恰好吸引我的目光盯著女子沉睡的臉,好沉靜的一幅書,她那身橘紅的長洋裝猶如我在海邊觀日落的金色光芒。當下,我到圖書館的櫃子翻翻架上有無這幅畫的簡介,畫中大理石上的右上端有的一株夾竹桃,紅紅的,垂下來,它含有劇毒,一觸碰,人就會窒息,立即死去,畫家在表達什麼?死亡與美,我想到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,在美的時刻死亡,三島由紀夫便是表達這個美學,雷頓在完成這幅書的隔年已離開了人世,難道他在作畫時,也預知自己的死亡即將到來嗎?美麗女子安詳躺在那是否就是死亡的象徵?或者是用美麗女子與夾竹桃來分別象徵生與死? 

這幅畫在雷頓死後,不受人重視,流浪到阿姆斯特丹一家畫廊的小腳落,有天,波多黎各的著名產業家和政治家、後來會被選為州長的路易斯費雷正在環遊歐洲,旅遊途中他不斷的購買畫作和雕刻,希望替他在老家自行建立的龐塞藝術博物館收集更多展覽品,費雷見到這幅作品大為驚人想要購買,畫廊的主人告訴他們這幅畫都沒有人要買,因為她在當時屬於已經「過時了」的藝術風格,他並且向費雷開價$10,000美元。費雷當時覺得這個價格太過昂貴,因此向畫廊主承諾他日後會匯錢購買此畫,同時要求他不要賣出給別人,日後費雷便匯款成交,這幅書就去了南半球。這幅畫呈現的恬靜與神秘,又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有異曲同工之妙,因是英國畫家所畫,現又在南半球,所以被稱為英國的蒙娜麗莎或南半球的蒙娜麗莎。

图3莫高窟第259窟北壁下层东端-禅定佛-北魏   

東方蒙娜麗莎

敦煌莫高窟第二五九窟的一尊北魏時期的禪定佛,作者無可考,身穿通肩式僧服、雙腿盤坐,兩手相握收於腹前,其造型古樸,結構嚴整,兩耳垂肩,細眉圓眼,棱鼻厚唇,雙唇微閉,成月牙形,嘴角則自然上翹,露出一絲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,神情恬靜和悅之極,上半身的衣紋是陰刻紋,置腹部的袖口與盤坐的腿部往下垂掛的衣紋,則是貼泥條與陰刻紋組成,顯出衣飾的垂墜感, 他那微微含笑酷似蒙娜麗莎的微笑,因而獲得東方蒙娜麗莎之美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ithz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